新聞

2025年5月
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漢華中學(小學部) - 2025年5月
掌握創科趨勢 提前教育部署 發揮學生科技潛能
漢華中學(小學部)素來以提供優質教育為己任,與時並進配合社會發展,協助新一代適應時代的轉變。面對人工智能(AI)對於教育的衝擊以及小學常識科分拆的轉變,小學部主管歐惠珊副校長掌握教育趨勢,緊貼時代步伐,積極教育同學駕馭AI技術,並在課程上展開前瞻性規劃,幫助他們在小學六年期間在各方面都得到均衡發展,建立自信與能力為未來做好準備。
專業團隊結合科技 精確度與溫度並存
在大數據時代,人工智能(AI)的功能愈加廣泛,學校引領科技前行,在中、英文寫作方面引入AI寫作批改系統,善用數據分析以提供學生適切的輔導。該AI系統能夠蒐集學生的成績數據,準確呈現學習的整體走向,幫助「診斷」學生的強弱項。歐副校長表示:「AI可以根據學生的能力,提供適合他們的建議,貫徹因材施教,照顧個別差異,創造成功機會,協助他們建立自信,激發學習熱情與興趣。」同時,AI也促進了教師的專業成長,雖然AI能進行全面且客觀的數據分析,但教師的角色更加重要。教師的專業知識與科技的結合,為冰冷的數據賦予了情感意義,從而轉化為暖心的指引,幫助學生穩步前進。
AI教育從小做起 實現高效學習路徑
隨着科技革新性發展,加上人文科新課程即將推出,同學不僅需要學會駕馭人工智能(AI),更要懂得有道德地善用科技。學校巧妙地運用AI工具,引導學生專注於關鍵知識,強化知識點,同時強調媒體資訊素養,例如知識產權和網絡安全等議題。從小一開始,學校便着力培養學生駕馭AI的能力,讓AI成為學習的助力,協助溫習和高效完成作業。學校利用AI快速歸納海量資料,讓學生在過程中學會評估資料的準確性,進行資料的篩選和整理,將知識消化為己用,實現高效學習的創新路徑。
科技糅合體育 營造體育氛圍
為了提升學生在課堂內外進行運動的機會,達至每天MVPA60的目標,學校將善用人工智能技術及大數據統計,為學生設置校內、外個人化的體適能運動區,除可讓學生在校內特定區中自由選擇各項體適能活動(如:立定跳遠、跳繩、開合跳等),更可為學生以人臉識別及智慧手勢識別來記錄體適能項目數據,而校外更可善用流動電子裝置隨時隨地進行運動,並將校內外紀錄製作成個人化電子檔案,以了解及追蹤自己的體能成長以作改善。
此外,為提升耐力跑及身高體重量度的準確度及便捷度,學校將應用電子跑圈系統及電子體重測量儀,協助測量及記錄相關數據,並經電子系統作個人紀錄,以了解整體學生的體能需要,藉以為學生在課程中加強焦點式的訓練與技能發展。
前瞻教育策略 豐富學習經歷
下年度,常識科即將分拆為科學科及人文科,然而早在多年前,學校已將人文教育與科學分拆處理。得益於學校的前瞻性策略,在2025/26年度常識科分拆正式在全港學校推行之前,校方已累積了十多年的經驗,多年來不斷優化,令課程與時俱進,能夠貼合現時的發展狀況,提高學與教成效。
早前,學校便以全方位學習為基礎,緊扣科學科海洋生物主題,以及中文科有關海豚的繪本閱讀,帶領同學前往海洋公園參加海豚課程,了解海豚的特點及保育議題。歐副校長指出:「我們希望透過全方位學習經歷,讓同學走出校園,通過親歷其境,切實的感受,去探討和發掘知識。」
強化英語能力 穩固語文基礎
為培養學生成為國際化人才,學校的英文科、科學科及視藝科均以全英語授課,積極打造趣味性的英語課堂,未來高小數學課程也將逐步轉為英語授課。一方面增強了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,亦能夠接觸到不同領域的英文用法及術語,為升中銜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。
此外,閱讀是吸收知識的有效途徑,學校大力推廣閱讀活動,不僅鼓勵學生多看書,還特別設立「閱讀科」,進一步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興趣,從而全面提高他們的學習素養。